一铁厂见证了新中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辉煌历史。
2008年12月17日,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厂在本钢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工业设施工作中正式关停。如何处理关停后的一铁厂?是让它彻底“消失”,还是让它屹立于斯,成为“一本历史的好教材”?从关停那天起,这个话题一直为人所关注和热议。
一铁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不容埋没与忽视,它仍然有“余热”可以发挥。
一铁厂关停近2年后,何去何从的问题有了答案: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
各方集思广益,建设本溪工业遗产博物馆、确立保护遗址、申请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等等,保护和利用齐头并举,这些成为对一铁厂进行保护开发的初步思路。
本报将分两期刊出《关注本钢百年“一铁厂”命运》一组稿件,与全省读者共同回顾本溪一铁厂曾经的辉煌,关注它未来的命运走向。
本钢一铁厂的历史说起来竟然要比本溪建市的时间还要早,有这么一句话“先有一铁厂后有本溪市”。一铁厂不仅是东北钢铁工业基地的奠基石,它还是本溪市的发祥地。
过去的一铁厂,厂房众多,高炉耸立,尤其是它的1号高炉,利用系数自1958年起连续30年名列全国第一,是实实在在的“功勋炉”。
如今的一铁厂,断壁残垣,废弃的钢筋和水泥筑块散落一地,但那雄伟的1号高炉依然屹立,守卫着这片钢铁工业的热土,仿佛在诉说着那份曾经的辉煌。
一铁厂曾经是我国百年来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现在尽管1号、2号高炉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关停“下岗”,但是,它们身上承载的那份历史价值仍然无可争议。一铁厂的百年曲折史
追溯一铁厂的历史,就要把时针拨回到上个世纪初期。
据《一铁厂志》记载: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6日,日本财阀大仓、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小池张照与奉天交涉司代表许鼎霖签订《中日合办本溪湖煤矿有限公司合同附加条款》,将“本溪湖煤矿有限公司”改称为“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12月5日,公司制铁部成立,这就是一铁厂的历史开端。
自此,一铁厂登上了钢铁工业的历史舞台。一铁厂发展经历了本溪湖制铁工场、本溪炼铁厂和本钢第一炼铁厂3个主要时期,经历了清王朝、中华民国、伪满洲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多个历史时期。
本溪湖制铁工场这段时期是日本财阀掠夺性的生产时期。1915年初,我国东北钢铁工业的第一座高型炼铁炉,也就是本溪湖1号高炉建成投产,当时主要炼制的是低磷铁。随着后来炼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这座高炉由冶炼普通生铁改炼铸造生铁,当时在整个亚洲,它的炼制技术是最先进的。
“九·一八”事变改变了一铁厂的命运。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日本军队侵占了本溪湖。不久,这个原本中日合办的钢铁公司变为日本独霸的企业,从此,日本帝国主义对本溪的矿产资源展开掠夺并长达40年之久。
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殷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