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大型项目商业保险投标会上,四川多家险企摩拳擦掌,准备一举夺标。不料,一家来自沿海的保险分公司却横空而出,以较低费率力压群雄成功夺标事实上,四川不少财险人士告诉记者,这一幕并不鲜见。
个中原因有多方面,既有保险公司内部协调问题,也有东部沿海地区保险企业竞争更为激烈,保险公司早已习惯以低费率方式争夺市场。
9月8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四川财险行业正酝酿制定措施,加强保险公司内部协调,来限制这种非理性竞争。
低价竞争现状
“之前我们就碰到过这种局面。”成都某保险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当时某大型项目的工程保险招标,四川本地多家保险公司准备一起去竞标,所报费率也相差无几。
后来突然有两家沿海的保险分公司中途加入竞争行列,给出的费率相对较低,并且其他条件也很优惠。最后其中一家还入选了中标名单。
该高管透露,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时这家公司的四川分公司也在竞争这一项目。一怒之下,便向总公司投诉兄弟公司的行为。最终,总公司不同意这家外省分公司所报费率。
四川某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正常情况下非车险业务费率应该在千分之二,而有的外地分公司为了争夺业务,却给出万分之五的低费率水平。
按照保监会的相关规定,单笔大型商业保险(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即保险金额超过5亿元或保费超过50万元,按照《保险公司管理规定》要求,除了参与共保、经营大型商业保险或者统括保单业务,以及通过互联网、电话营销等方式,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
四川多位保险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争夺的重点正是集中在路桥、电站等大型项目的商业保险方面,并且上海、广东等地的公司表现十分凶猛。
广东一位保险业人士表示,万分之五应该只是个别公司行为,现在监管部门也很重视非车险的费率恶性竞争行为。
“跨区展业我们也没有太大意见,只要不出现同一公司多种报价的问题,并且外地公司在费率报价方面还如此低。”上述负责人说,保费规模较大或者股东业务集中在基建等重大项目领域的财险公司受到的影响较多。 三重因素
事实上,早在2010年初,包括人保、大地、平安等在内的48家财产险企业就签署了大型商业保险业务自律公约,旨在规范保险费率。
不过,四川多位保险人士认为,自律公约并未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例如,深圳保监局在5月份还发文指出,非车险市场仍存在不严格执行经审批或备案的条款费率。其中还要求异地保险机构在深圳展业大型商业保险等要履行报告义务,并遵守相关规定。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首先各地的保险市场发展并不均衡,中西部发展
慢,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比较发达,市场主体较多,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因此总体来说,沿海地区的费率水平要比西部地区要低。
譬如,目前上海有超过40多家中外资财险公司,而截至5月份,四川才共有27家中外资保险公司入驻。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原本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在重大项目方面的储备更是让其他地区保险公司眼红。
其次,现在各家财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业务压力都很大,对这些异地大项目尤为在意,而很多总公司层面对下边的分支机构在拓展业务方面的前端管控力并不强。
“很多外地分公司的心态就是,虽然不知道最后能否入围,但还是先杀进去再说,如果中标再给总公司报告,先斩后奏。”上述保险公司高管表示。
再者,对于招标单位来说,为了获得更低的费率,业主单位往往也允许同一集团不同地区分公司同时竞标的现象存在。
酝酿中的反击
潜在风险不少。
上述保险公司高管表示,由于各地方的地质状况、自然风险条件都不一样,比如东部沿海的台风灾害比较严重,而四川则有地震灾害风险,而风险状况不一样,对应的产品定价也不同。对于各地分公司而言,是否能搞清楚其中的风险状况并具备设计相应产品的能力,也是值得担忧的。
其次,同一家公司不同的出价,容易扰乱当地市场秩序。对于这些招投标的项目,项目业主在获得低价后,对下一个项目的期望值会更高。“保险总公司应该要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应该先统一备案,内部协调好。”上述高管表示。
再者,对于业主单位而言,比如工程险,周期长,风险大,外地的分公司在报价、条款设计方面能否完全清楚风险状况是个疑问。
“招标人要多注意这种情况,不能仅看价格高低,因为后续保险服务、理赔是否及时也是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大型保险,理赔时容易存在纠纷。”四川路石律师事务所主任游杰提醒道。
对于这种现象,四川财险业准备反击。
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 7月中旬,四川保险行业协会曾召集各家财险公司的一把手开闭门会议。在会上,对于非车险业务异地公司到四川低价承保,扰乱市场竞争的现象,各家一把手意见都很大。
知情人士透露,在会上,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如果外地分公司以更低的费率进行恶性竞争,可以处罚该公司在四川的分公司,进而倒逼其总公司做好内部协调。
“上次只是提了个方案,有关细节保险协会还在继续完善,现在还没有最新进展,估计还要召集各家财险公司一把手开会表决。”上述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姚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