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嵴龙化石
银丝透雕松鹤纹盖罐
云南博物馆藏青铜器
这里陈列着神奇的物什前所未见的史前生物骨架、威武的古代武士、被湮灭的部落、非洲稀奇动物、历史传奇英雄……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欣赏着还原时空的历史文物,直到太阳西落人烟散去……相信很多人对于博物馆最鲜活的印象就来自于这部名叫《博物馆奇妙夜》的美国电影。
年轻的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博物馆处副处长段钟一也爱看这部影片。他相信,不远的将来,昆明也会让这样的博物馆奇幻之旅成真。“今后,我们会逐步打造以昆明地区古生物、古人类、古滇文化为代表的遗址类博物馆,各种藏家藏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传习展示馆,企业类博物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区域性综合博物馆等不同门类的博物馆。”除此之外,不久之前刚举行过听证的《昆明市建设博物馆名城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和保障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和网上博物馆的建设齐头并进。
一场声势浩大的建造“博物馆名城”的热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博城”之路 从19到104
经过两年的“鏖战”,截至2010年底,昆明的博物馆总数已达104家,其中,国有博物馆41个,行业博物馆32个,民营博物馆31个。两年里,有85家博物馆拔地而起。
曾经有人这样认为:政府在博物馆上大做文章,是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的体现。不能说,经济基础不好,就不要建博物馆了。政府重视博物馆建设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要大力提倡。
拥有1240年历史的昆明显然也看到了博物馆在提升城市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
“昆明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璀璨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博物馆不仅是展现三类文化的载体,也能凸显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段钟一认为,发展博物馆,既能让民众了解文化,提升昆明市民文化生活的品质,突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又可以挖掘出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让市民共享。同时,发展博物馆也是保护文物的有效方式。这一看法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认可。昆明市博物馆馆长田建认为,昆明旅游业之所以受到丽江、大理等州市的冲击,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昆明好气候、好风景的背后还缺乏文化的支撑。而城市博物馆,无论是从加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传统,还是推动经济方面来看,都是一项十分有利的产业。
2008年8月,昆明“博物馆之城”战略开始实施。昆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文物资源 大力发展博物馆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用3到5年的时间建造100座博物馆,把昆明建成“博物馆之城”。
该战略出台之前,摆在昆明眼前的一个事实是:作为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无数的高楼所覆盖。截至2007年底,全市只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9座,其中民营博物馆2座,仅占全市博物馆总数的10.5%。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昆明博物馆数量寥若星辰,这与“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并不相符。
“博物馆之城”战略实施后,一场规模宏大的全民总动员在昆明展开。在“以国有综合性博物馆为龙头,以非国有博物馆为主体,以国有专题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为两翼,采取先挂牌运行,再规范发展和重点培养”的战略方针下,昆明抛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包括提供文物建筑和挂牌保护建筑兴办非国有博物馆、建立引资奖励机制、对非国有博物馆给予经费补助、开放国有博物馆提供寄展服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博物馆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
经过两年的“鏖战”,截至2010年底,昆明的博物馆总数已达104家,其中,国有博物馆41个,行业博物馆32个,民营博物馆31个。两年里,就有85家博物馆拔地而起。“博物馆之城”建设初具雏形。
但段钟一认为,完成从博物馆“贫困区”到“博物馆之城”的转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把昆明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度高、国内影响力大的“博物馆名城”才是这座城市的终极目标。
“名城”概念 探索昆明模式
博物馆姓“公”姓“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鼓励民营资本开办博物馆。这一举措将大大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使得民间收藏有机会公之于众。
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又好又快”并不意味着今后的发展之路就会一帆风顺。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昆明这座城市,论经济基础,比不了北京上海;论历史积淀,比不上西安洛阳;论开放程度,比不了深圳东莞。昆明究竟凭什么在这场“博物馆之城”争霸战中站稳脚跟?成为摆在昆明面前的最大难题。
对此,最近出台的《昆明市建设博物馆名城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在博物馆发展道路上探索昆明模式。
何谓昆明模式?
段钟一介绍,昆明模式首先体现在“博物馆名城”体系的构建上,即以国有综合性博物馆为龙头,非国有博物馆为主体,国有专题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为两翼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和展示体系。这样的体系有助于形成国有综合类博物馆与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互相补充的局面,不仅能够搭建昆明地方文化的展示平台,更重要的是成功运用了民间和社会资本共建文化事业,有效拓宽了昆明文化建设的资金渠道,较好地整合昆明历史文化资源,将昆明历史文化全貌通过一个庞大系统的博物馆展示体系完整地呈现出来。
昆明市博物馆馆长田建也认为这样的体系符合昆明的实际情况。“光就云南来讲,拥有2000件藏品以上的民间收藏家就有成百上千人,很多藏家的藏品数量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过一些国有的中小型博物馆。因此,民营博物馆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基础,数量上也必然会超过国有博物馆。”
因此,昆明在打造“博物馆之城”中特别加重了民营博物馆的分量,其总量已经占到博物馆总数的百分之二三十。博物馆姓“公”姓“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鼓励民营资本开办博物馆。这一举措将大大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使得民间收藏有机会公之于众。
来源: 昆明日报
编辑:王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