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文明:《家装家居》杂志社社长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家居集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这段时间以来,不少家居建材产品的宣传都离不开环保、低碳等热词,这种趋势在高端产品身上尤为明显。比如一些能吸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瓷砖和地板,在这个当口更是一件件被打上了“响应哥本哈根会议精神”、“低碳环保之作”的标签,以图攫取更多的眼球。 产品是好产品,但大部分是年前的作品,说不上 “响应会议精神”,至于是否“低碳产品”现在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也尖锐地戳到了行业的一个软肋。 “低碳”,对于行业来说只是概念,而非标准。只有“标准化”才能制造出合格产品,而“概念”则提供了更多炒作的噱头。
所谓“低碳”家居产品所面临的也是这样一种尴尬。标准未定,产品先行,很多厂商或经销商连“低碳”这个概念都还说不清楚,如何让消费者信服?商业社会中,搞点营销噱头本无可厚非,但对这个话题大可不必急功近利,家居产品的环保化和低碳化本来就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间做得更高明一点。
相对对直接在产品上印上“低碳”标签来说,从低碳角度宣传企业文化技术含量更高。
对家居建材行业来说,专业精神的讨论向来都是比较虚浮的,所以我们一直都可以留意到,真正做实事的企业大多都默默苦干,有了成果还要觑准时机才好推出。现在看来,“低碳风潮”算是一个好时机。
无论在这一轮热潮中推出了多少产品,举办了多少活动,都很难说明环保和低碳意识已经上升到专业精神的高度。但炒作也好,宣传也罢,“低碳”意识已经在行业内润物细无声地蔓延开来。行业在觉醒。觉醒,不会一下子就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但许多创新的意念和点子都随着觉醒的力量而来。这种力量更多地体现在对消费者前所未有的引导力度之上。
一些中小型的家居用品厂商可能更能掌握其中精髓,循环利用的纸制品、非一次性树脂容器、可吸附有害气体的小盆栽渐渐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他们大多没有打着“低碳”旗号,但其倡导的生活态度无疑是“低碳的”。尤为重要的是,他们不强调专利和技术门槛,而是告诉消费者,低碳环保完全可以自己动手,从身边小事做起。
所谓专业精神,从根本上说其实也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小宇宙进行创新,便是社会之福。物尽其用,也是低碳文化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低碳环保是全人类的事业。
来源:家装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