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借宁波籍旅日艺术家成朝霞·安迪在宁波美术馆举办《回响》作品展之机,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现在日本最大的画廊——“一枚的绘廊”任“专属作家”的职业画家成朝霞,谈起对宁波书画市场化的期待以及甬籍艺术家墙内开花墙外香等现象时,颇多感慨。对于眼下近现代书画名家名作频频拍出天价的狂热现状以及书画界的一些市场乱象,成朝霞的一些看法颇引人深思。
宁波人书画消费舍近求远
时下,艺术品收藏热波及宁波。在国内外大型拍卖场,活跃着宁波人的身影,艺术拍卖会上频频传出的大手笔,买家也不乏宁波人。
“现在在宁波,一些投资者会成立‘艺术基金’的形式锁定一些大的投资方向。不少宁波买家组团去国内外的一些大型拍场,一出手就把场内的某类拍品全部买断,有买家甚至从国内各地买了整个集装箱的古董制品。”宁波某拍卖公司负责人说,“有的民营老板可能自己不是专门做艺术品投资的,但他有这方面的爱好,于是就结交了一些圈子里的朋友。或者,他有闲钱无处投资,便跟随朋友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以及连续走低的股市,使大量的资金从这些投资领域撤出,寻找新的领域。
与此相对应的是,宁波藏家及投资者对宁波本土拍卖及本土艺术作品则表现得分外冷静和谨慎。“宁波中翰2010年首拍”的拍卖会上,共有305件书画艺术名作,既有明清大家作品,也有近代大师的力作,还包括一批现代书画家的作品,如甬籍书画家沙孟海等的作品。这场拍卖会有七成左右的成交额是外地买家贡献的,宁波买家表现得十分谨慎。
不少宁波人宁愿出高价购买外地书画家的作品,也不愿意购买本地书画家的作品。这种“舍近求远”带来的后果是:斥巨资购买的所谓名家书画可能只是赝品。书画消费需要欣赏者具备较高的文化与艺术修养,我市不少书画消费者并不是真正懂得这些作品,而是只认“名气”,但市场上的名家书画数量极为有限,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化程度和条件也不成熟,五花八门的交易方式和行为让人眼花缭乱,加上人为的炒作使不少书画作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其真正价值。
近现代甬籍书画家名家辈出
海派绘画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最具魅力,也最引人注目。清中期鸦片战争后,上海雄居为江南第一商埠,来自江、浙、皖以及全国各地文化精英和书画艺人,联袂接踵,争奇斗艳,逐步形成海上画风。当时在宁波的一批文人、书画艺人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早期海派的代表就有姚梅伯,厉志等,中期则有陈允昇、舒平桥等,民国时期赵时-、潘天寿等,威震海上。
解放后组建的上海画院,宁波籍人士就有10余人,从早期到现在一共不下百余人。其中,大名鼎鼎的现代五大家——潘天寿、沙孟海、谢之光、应野平、陈秋草,是我国现当代最具盛名的书画家之一,为保护他们的作品不再流失,文化部曾下文规定,包括这五人在内的一批有影响的书画家,作品不准出境和限制出境。
成朝霞指出,这些声名远播的宁波本土书画名家的艺术价值亟待重新挖掘认识,在宁波市民中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有待提升,尤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需要重新梳理,并进而系统归纳总结。关心本土文化艺术的挖掘、收集和研究工作,让宁波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延续,显然是时下宁波建设文化大市、发展文化事业值得关注的现实话题。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身体力行在做这方面的事情。宁波知名藏家柳西精舍主人长年累月不辞辛苦辗转于大江南北的拍卖行,为搜罗宁波本土书画家手迹而不遗余力。今年宁波富邦迎春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于1月20日上午隆重推出了“宁波籍书画家精品专场”,柳西精舍主人珍藏的200余幅珍品华丽登场。
来源:东南商报 编辑:肖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