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启:现在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并没有控制权,对面板巨头没有足够的威胁,所以韩日企业没有必要刻意打压。但是,液晶面板价格可能被跨国企业控制在“有利于垄断利益的范围内”
刘步尘:韩日巨头在中国本土企业量产前的“节骨眼”上降价,就是要扼杀中国企业,本来中国大陆面板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就不强,韩日厂商降价将挤压它们的利润空间
近日,某报刊登的一则关于“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国内生产巨头巨亏”的报道,引起了业界及社会的普遍关注。“京东方告亏,奇美告亏,友达告亏。”该报道认为,此轮降价是日韩面板巨头刻意所为,其目的在于打压中国企业。不过,普通消费者对此并不关心,他们最关心的是,液晶面板降价是否将影响到下游产品的价格,并最终传导到消费市场,从而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彩电、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为了求证以上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及国内面板企业。
扼杀?
中怡康调查公司研究总监彭煜是该领域的资深专家,他对本报记者明确表示:“液晶面板持续降价不会传导到下游产品及消费市场。”因为彩电、电脑的生产成本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劳动力成本、各种零部件成本等等,液晶面板在其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并且在消费市场上的价格还受到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随行就市。
既然排除了消费市场价格的影响,那就只能从液晶面板本身去分析降价的原因。关于液晶面板的价格走势,一个被广为引用的例子是,一块32英寸的面板在2010年4月份的价格是210美元,到了10月份,价格跌至162美元,而今年4月,这一数字已经缩水为140美元。2010年4月到2011年2月间,40-42英寸液晶面板的标准价格由340美元下降至237美元,46英寸面板则降价99美元之多。
对于面板价格诡异地持续下跌,上述报道鲜明地指出,此轮降价是韩日面板巨头刻意打压中国企业的手段,而针对的就是近期国内投产的若干条液晶面板生产线。
2010年11月,京东方在合肥的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竣工投产,今年6月底,该公司在北京的8.5代线也投产。另外,由TCL主导的华星光电8.5代线项目计划于今年8月份开始试生产,12月份开始第一期设备量生产。同时,中电熊猫在南京的6代面板项目已经举行投产仪式,年底有望达到设计产能。
上述报道称,京东方副总裁张宇认同“打压”一说,他认为韩日企业在面板价格上具有主导权。有业内人士认为,韩日企业之所以在国内8.5代面板生产线即将投产的节骨眼上予以打压,是因为据国内的这几条生产线投产后的前景分析,其势必对韩日企业构成一定威胁。
不过,家电观察人士罗清启并不认同韩日企业“刻意打压”的说法。他认为,现在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并没有控制权,对面板巨头没有足够的威胁,所以韩日企业没有必要刻意打压。但是,罗清启也认为,液晶面板价格可能被跨国企业控制在“有利于垄断利益的范围内”。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韩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