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临西人李维福进京搞起轴承经营;17年后,已经有一定资本积累的他,回到县里投资4000多万元办起了轴承厂。赶不完的订单,让他的事业再上一个台阶。而像他这样回飞的“金凤凰”,能有四五十家以上。
“金凤凰”为啥纷纷归巢?“产业园区建设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等,吸引了他们回飞。”临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郑金峰如是说。
项目背后的故事
回乡发展,事业更上层楼
轰鸣的机床声,在恒泰瑞欣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各车间内响个不停。产品供不应求,让总经理李维福很兴奋,但也为生产能力达不到订单所需犯愁。他打算在40亩厂区的基础上,再建一个40亩地的新厂区,把生产能力扩大一倍。
“以前卖别人的产品,现在卖自己的产品。”李维福说,他1991年前往北京搞轴承销售,经过十几年发展,所经营的产品遍及华北。虽然让自己挣了不少钱,可毕竟是别人的产品,利润空间小,质量也难有保证。2008年左右,县里领导专门进京与他见面,谈起家乡正在兴建的阳光轴承产业园区及项目投资优惠政策,让他下定了回乡投资兴业的决心。
他告诉记者,正是家乡各界的扶持帮助,让他的事业在短短3年里上了层楼。县里对他扩大企业规模的想法非常支持,相信企业还会有更长足发展。
广种梧桐,引回“金凤凰”
落户于阳光轴承产业园区的今年市级项目——河北白山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年产860万套高精密汽车专用轴承项目,是在哈尔滨经营轴承门市的临西人夏树宝,与白山轴承合资兴建的。正是产业园区这株“梧桐树”,吸引了不少“金凤凰”回飞。
7平方公里的阳光轴承产业园区,南部是华北最大的轴承专业交易市场,入驻商户2000余家,为全国万余家门市提供货物;北部以轴承制造为主,现有轴承企业29家。而这仅是一期工程。今年,园区还将向东再扩大5平方公里,完成路网和配套设施。
郑金峰说,政策扶持、乡情牵引,不少“金凤凰”纷纷回乡办厂。尤其是2006年及2007年,阳光轴承产业园区开建后,回飞的“金凤凰”达到四五十家。
“梧桐”效应,回乡兴业成潮流
临西轴承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初,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成了该县的支柱产业。但本地市场小,也没什么名气,有本事的人纷纷出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临西人所开的轴承门市遍及全国各地,大约有26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
“这些人长期在外,产业、产品信息非常灵通,并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郑金峰介绍,县里经常对他们进行走访,传递相关招商信息,并在每年春节时邀请他们座谈,动员大家回乡投资兴业,对回乡兴业的潮流加以引导。
记者看现场
园区建设迅猛
宽阔而舒畅的道路交通,让记者一走进临西县阳光轴承产业园就感觉到了不同。今年,该县以争创“省级产业聚集区”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力度。规划占地总面积14平方公里,建成近7平方公里的阳光园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目前引进3000万元以上企业26家,总投资18亿元。运河园区完成了“七通一平”基础建设,“四纵两横”园区框架拉开,引进千万元以上中小企业15家,14家已开工建设。
哈轴集团(华北)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占地120亩的厂区内,9间大厂房已拔地而起;河北白山轴承制造有限公司院内,3个大厂房已搭建好框架……在阳光轴承产业园区,众多大项目同时开工的大场面让人震撼。据了解,7个市级新项目中,5个同时开建,2个即将开建。
数字临西
今年,临西县共确定重点建设项目60个,总投资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亿元。其中列入第一批市级重点项目10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19.1亿元。1——3月份,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2亿元。
来源:中华轴承网
编辑:虞玲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