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之前,各界均希望资金、技术能像一扇小门,打开谈判僵局之路。不过,在过去的一周坎昆谈判中,这扇小门似乎已被美国关上。而一个缺失了美国行动力的全球气候谈判,无疑注定是要失败的。
一向被认为“小心、审慎”的日本人,在坎昆会议的第一天,令所有人大跌眼镜。“日本不会在任何情况或任何形势下就议定书设定减排目标。”亲手起草了《京都议定书》的日方谈判代表在大会第一天便释放出这一“重磅”信息。
事实上,一直以来,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在内的谈判集团——“伞形集团”酝酿“扼杀”《京都议定书》的企图由来已久,他们一直都希望将目前公约和议定书的“双轨”谈判合并为“单轨”。“父亲要亲手杀死儿子。”会场内所有舆论焦点都指向日本。《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的京都制定的,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条约。除美国拒绝参加之外,全球有183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日本被美国忽悠进了《京都议定书》,然而自己却撒手而去。”绿色和平气候能源项目主任杨爱伦评价道。13年后,日本仍然没有看到主要的排放国——美国做出任何减排的实质行动时,它觉得自己“有点亏”。
然而,一向在外交政策上对美国亦步亦趋的日本,“很可能事先与美国达成了某种默契”。中国代表团一位资深谈判代表分析说,从谈判策略上来讲,美国习惯于躲在“伞形集团”的背后。
事实上,较哥本哈根的咄咄逼人以及与中国代表团的唇枪舌剑,此次坎昆会场内,鲜少听到美国代表团的声音,这集中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减排的“透明度”问题上。
谈判第一周,印度环境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力排国内“一边倒”的反对声音,拿出了一个针对发展中国家减排行动进行“国际磋商与分析”的建议文本,这被很多观察人士认为为目前的谈判僵局的打破提供了一块“敲门砖”。此前,透明度问题,一直被美国坚持作为提供任何资金、技术转让等的前提条件。
然而,发展中国家在“透明度”上的灵活态度,似乎并未换来美国的回报。12月5日,在一个与非政府组织小范围的见面会上,美国谈判代表潘兴委婉指出,“谈判的每一块单项内容都并不容易,其实并不存在外界普遍认为的‘较为容易的议题’。”
在这样的立场下,许国平担心,此前被一致认为最有可能达成共识的领域——例如资金,谈判将出现严重倒退。目前看来,各国在哥本哈根以及天津会议上达成建立“气候资金”的共识,也因为美国以“透明度”为由,迟迟未能有所进展。
“坎昆之前,人们都希望资金、技术就像一扇小门,至少向我们打开了未来打破谈判僵局的道路。”许国平遗憾地说,“目前看来,就连这扇小门,都将被美国关上。”
无巧不成书,在坎昆谈判第一天,一份涉密美国在哥本哈根大会前后政治斡旋的电报也随之公之于众。
这些外交密件显示,美国似乎并不完全像坎昆大会上表现出来的那样“不作为”。
在这个名为“维基解密”的非营利组织揭露的信息中,美国通过各种途径在去年的哥本哈根大会前后进行幕后的政治周旋,最终促成《哥本哈根协议》,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将京都议定书置于危险的境地。更令人咋舌的是,为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接受《哥本哈根协议》,美国采用威胁、金钱收买甚至网络战等手段,试图分化例如小岛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考虑到他们需要资金资助,小岛屿国家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联盟。”这句听上去有些“赤裸裸”的话正出现在今年2月,美国谈判代表潘兴同欧盟气候变化委员康妮在布鲁塞尔会面时的一份电报中。
无独有偶,坎昆谈判伊始,小岛国就表示希望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下成立一个新的“议定书”。这样的提议着实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些头痛。
“提出建立新的议定书肯定会对目前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很不利。”发改委气候司国际谈判处处长李高坦言。
美国再无底牌
来自环保组织“国际气候变化网络”的专家阿梅什拉辛格分析道,美国国内的政治形势转变,是美国在坎昆会议上表现较为“低调”的主要原因。
一个月前,在刚刚结束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在气候政策上更为趋于保守的共和党在两院选举中胜出,民主共和两党的分治无疑给一向“长袖善舞”的美国谈判代表也戴上了枷锁。
“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底牌可打了。”一位接近参议院的美国专家人士告诉记者。
伴随美国国内政治走势的变动,此前被一直寄予希望的“气候法案”恐将在美国被“无限期”搁浅。“未来两年奥巴马政府通过气候法案的希望可能性很小。”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研究所全球气候主任杰克·施密特对记者分析说。更有激进人士更为悲观地表示,这一期限恐怕要延长至5-6年。美国此前在哥本哈根提出的“17%”的减排目标,也由于气候法案的搁置注定成为“一纸空谈”。“美国已经成为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绊脚石。”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邹骥如此分析,“来自美国的哪怕一丁点更为积极的信号,也能帮助打破目前的谈判僵局。”
然而,现实总是未能让人如愿以偿。更悲观的是,美国的环境外交很可能将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保守”态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就从‘全球环境领导者’的位置渐行渐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分析道,“美国环境政策已然在‘小布什’时代达到了最糟糕的地步。”
上个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就围绕环境监管、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等议题,通过北约等各种多边机制,一度成为全球当仁不让的“环境领袖”。
然而,回顾历史就可发现,在1992年里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上,美国转身成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国际条约的积极反对者。在当年的大会上,与会国家绝大多数都当场签字,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却偏偏始终拒签,招致众怒。这一幕与2001年“小布什”拒签《京都议定书》何其相似。“美国是最大的排放国,任何没有把美国包括在内的全球减排协议都是没有意义的。”印度环境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一语中的。无需讳言,一个缺失了美国行动力的全球气候谈判,无疑注定是要失败的。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王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