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市场高位坚挺,仍具上升空间
自意外利多的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数据公布后,供应紧张的大豆基本面便奠定了豆类市场未来的坚挺趋势。虽然国内政府存在针对经济通胀的调控可能性,使短期的豆油市场表现整理,但豆油市场未来存在强劲的季节性需求,且当前植物油供应逐渐趋紧,仍将使其维持高位趋势,同时,在国内外大豆、玉米等商品轮动上涨,以及基金、热钱等刺激下,豆油市场仍具有一定上升空间。
一,进口大豆到港有所延迟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进口大豆延迟到港现象比较常见,华北、华东等地区的部分企业因此而停产限产,企业挺价明显,这使得豆油价格的上涨得以持续。而目前各地油脂企业加工利润非常丰厚,大豆原料不足,以及未来进口大豆成本提高,使得部分山东、京津、西安地区,以及益海等大型粮油集团进入东北大豆产区采购国产大豆,而当前农户惜售心态明显,大豆价格预期继续提升,从而增加豆油生产成本。
此外,目前部分进口大豆进行压榨的企业大多有20-40%的敞口,而要补足这部分生产原料的供应,只能通过购买港口地区分销大豆或国产大豆来完成。正因为如此,市场一直担忧的大豆临时储备抛售政策获得消化。若政府此时进行临时储备大豆拍卖,很可能因企业的抢购而价格提升很高,而难以起到压制粮油价格的作用。
二,大豆进口数量预期降低
根据各地企业的点价采购计划和统计,我国10月、1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将超过900万吨,由于较为集中,各地企业对12月份装船和到港大豆的购买数量有所减少。而最新的海关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进口大豆仅为373万吨,远远低于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的490万吨。由于当前以及未来几个月预期大豆到港量的减少,更进一步支持了豆油市场。
虽然美国私人出口商继续向中国出口销售大豆和豆油,但根据统计,目前订购12月和1月船期大豆的厂商很少,初步预计1月和2月到港的进口大豆数量或将仅维持500万吨上下,这将使豆油产量出现减少局面。而即使未来几个月我国对进口阿根廷豆油出现恢复性增长,也难以使豆油在供应上抵消需求增幅。数据上显示,我国1-10月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549万吨,已经同比减少19.1%,短期的进口增加,已经难以弥补这一缺口。
三,植物油库存同比下降
随着豆油、棕榈油价格的上涨,各地市场交易气氛较为高涨,虽然当前价格处于近三年来高位水平,但交易减少幅度并不大,加之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植物油进口减少等原因,豆油、棕榈油现货库存有所减低,而贸易商采购欲望依旧偏强,因此部分地区呈现供需紧张局面,并支持了价格。
截至11月11日,我国港口地区豆油库存数量处于77万吨,较去年同期低14万吨,棕榈油库存为26万吨,同比减少23万吨。由于多数企业过去几个月进行了大量的豆油合同销售,当前可供销售存货略显紧张,而可供销售棕榈油也只掌握在少数大型贸易商手中。货权集中,促使豆油、棕榈油价格受到支持。由此来看,豆油、棕榈油价格的涨跌,很大程度由企业以及贸易商的经营心理和意愿决定。
四,内外套利影响资金链
在此波行情上涨之初,国内部分厂商采用了在国外购买大豆,在国内卖出套保的操作。而随着国内豆类,尤其是豆油价格的飙升,个别贸易商及投资机构已经难以承受一再添加保证金的压力,为了保证资金链不断裂,只能提早结束套保套利操作,并使得国内逐渐显示偏强态势。这也促使部分资金链存在问题的进口商暂时不敢去大量购买国外大豆,并使国内未来供应存在潜在缺口,而国外基金也看到这一点,并没有离场迹象,并一再拉高价格,使得国内大豆以及豆油跟随走高。
整体来看,除了美国大豆供应紧张,以及南美存在天气忧虑之外,国内植物油供应降低,以及进口大豆到港延迟及进口减少,仍将支持豆油市场。同时,冬季为豆油需求旺季,国内的良好需求,势必使各地厂商继续支撑豆油报价。而在经济稳步复苏的状态下,国内外应对通胀的相关政策,将对粮油商品影响有限,我国豆油市场仍处于坚挺格局。
来源:中国食用油信息网 编辑:周悦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