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在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背景下,把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措施,高度重视,优先发展。通过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 一、建设畅通的网络体系,打造数字学习环境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信息化,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全面实现城市功能,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市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和“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促建设,以需求促发展”的实施策略,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数字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首都教育的重点工作,积极打造数字学习环境。 “十五”期间,北京市用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超过20亿元,其中,市级投入8亿元,区县投入12亿。市政府先后将“中小学校校园网建设”和“为农村完小建设计算机教室”等列为政府为市民办实事项目,年初立项、重点投入、年终检查。在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坚持政府主导制定规划和技术规范、企业垫资建设、市区县共同分担的建设模式,使我市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速发展。 截至2005年底,全市基本建成由市级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布局调整保留的1900多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网络节点进入每一间教室。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2万台,学生平均每10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专任教师平均每两人使用一台计算机。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初步搭建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二、构建规范的数据体系,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构建全市统一的、规范的中小学数据管理体系,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从2000年开始规划、构建市、区县、学校三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数据的提取与共享,发挥其在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财务资产管理、人事管理、招生考试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功能。2004年,全市中小学生的基本数据信息录入到学校管理信息系统。2005年,全市中考、高考报名实现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对接。2006年,为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发放学生IC卡90万张。学生IC卡不仅具有电子学籍管理、市政交通一卡通功能,还可以在图书馆、计算机房、门禁考勤、食堂、自助设备等场所综合应用。学生IC卡已成为北京市推广市民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6月1日,东城区启动“蓝天工程”,全区8万名学生凭借学生卡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共享优质课外教育资源。与此同时,覆盖全市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统计分析系统也开始使用,全市中小学固定资产数据录入管理系统,为教育管理决策、教育建设与投入、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三、完善远程教学平台,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 北京市62%的面积是山区,农村地区无论学校数还是在校生数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首都教育的现代化。我市对农村中小学的设备配置、校园网建设、干部教师培训等优先重点支持,“十五”期间市级对中小学信息化投入8亿元中有6亿元投入到远郊区县。为10个远郊区县的中小学校建设校园网近千个,配备教师用计算机3万台,学生机5万台。市级的调控,有效弥补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的影响,全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学校在数字化时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搭建远程教学平台,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00年,市区和10个远郊区县开通远程教学站点;2001年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2002年开通网上教研,组织优秀教师对农村教师进行备课辅导;2003年“非典”时期成功开展“空中课堂”、“课堂在线”远程教学,为中小学生提供全方位、丰富多彩的学习辅导和咨询,信息化在应对特殊时期的挑战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组织东城区将优质网上课程资源与昌平、延庆等区县的师生共享,使边远山区的师生也能共享城里优秀教师的授课资源;2005年,启动20对城乡手拉手学校的远程教学试点项目、京港50对远程教学网上姊妹学校项目和京港沪渝四地“视像中国”学校远程教学项目。此外,我市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区域均衡发展的模式和策略。东城区实施学区化管理,学区内学校利用信息平台把自己的办学资源登陆网站,各校在网上达成供求协议,可以实现学校的设施设备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共享。一系列的措施拉近了城乡、城市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异地教育交流与合作。 四、搭建数字德育平台,开拓网络时代育人方式 当今世界,网络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价值观的形成。合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改进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发挥育人功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为了营造文明健康的信息文化氛围,提高德育的实效性。2004年起,我市依托北京教育信息网建设北京数字德育平台。数字德育平台的建设以探索和建立德育新模式为主要任务,以解决师生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点,面向德育工作者、班主任提供咨询与服务;面向学生开展网上德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在数字德育平台上,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咨询德育政策、了解德育信息,参加德育活动。“情感加油站”、“青少年与法”、“网上夏令营”、“爱心在线”、“文明上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品牌栏目日趋成熟,使德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数字德育平台为中小学德育提供了生动、直观、鲜活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师生、学校、家庭交流和学习的互动平台,拓展德育工作的时空,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赢得了家长、学生的信任和赞誉。 五、创新资源建设机制,提高共建共享水平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需求更加迫切。我们认为,目前的教学资源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基于此,我市明确提出“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开拓创新”的资源建设原则和“资源分布存储,目录集中管理”建设思路。2005年北京市搭建中小学信息资源平台,吸引企业、高校、区县和一线教师共同参与资源建设。运作方式上,全市统一向中小学教师发放电子货币,由教师自主选择使用资源,年度末按照资源下载情况进行结算。有效避免了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 截止到2006年5月底,平台上资源总数已超过140万条,注册用户超过17万人。同时拥有5万种、70多万册数字图书的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开始向中小学师生免费开放。 中小学资源平台为教师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将平台上的图文、音视频素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又生成了一批先进实用教育资源和教学案例,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加强整合探索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之中,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我市一直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为重点工作,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全市围绕“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转变”、“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转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三个主题,构建教学目标体系,探索实施整合的方法和途径。 积极发挥北京人力资源优势,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北京市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和实验区。通过专家引领、反思教学、经验交流、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教学设计能力。 全市先后完成了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全员培训和网络管理员、学科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和专项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也改变了教研工作的方式,推动教研工作的创新。 信息化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随着基础网络的发展,我市各类教育专业网站如雨后春笋不断增长;网上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办学条件统计分析系统应用效果日趋明显;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广大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使用能力明显提高。 回顾过去,我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进展明显,成效突出,但是,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与首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如何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支持学习,有效地支持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们的信息化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关注投入和建设向关注应用效益转变;从关注技术本身到关注如何运用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转变;从关注信息技术对教育局部的影响到关注信息技术对教育整体的改造转变。 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加强应用为主线,以资源建设为重点,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网络化教育环境,加快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干部教师队伍,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首都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全面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