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迁西县尚处于“风暴眼的中心”。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县财政收入为18亿元,比上一年锐减6个亿。
一年后,迁西经济稳步回升,今年预计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站在了率先突围的前列。
审视以新姿态大步走来的迁西,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系列的“蝶变”正在萌芽、生长:工业形态在变,全县62个铁矿采选企业成功实现转型,昂首进军第一、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在变,服务业成为经济回升主动力,工业变得更加厚重,非资源型的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探寻迁西蝶变的背后,迁西县委书记王东印说,这得益于全县上下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是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之功。
破茧蝶变,迁西突围
产业转型升级,迁西县选择从支柱产业——铁选采矿业和钢铁业寻求突破。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迁西县的一大批铁矿采选企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调查显示,2009年迁西县的存款余额高达150亿元。一面是亟待激活的巨大的民间资本,一面是亟待调整的产业结构,在迁西县的引导和鼓励下,两者实现了有效对接。县委、县政府的意图很明显:鼓励铁矿采选企业向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进军,催生非资源型的新兴产业,告别备受诟病的“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
如何让铁矿采选企业摆脱“暴发”的阴影,早日走上转型的道路?政策引导的作用功不可没:迁西县先后制定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试行)》《关于鼓励和促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促进企业转型创业的优惠政策;按照“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原则,敢于把优质资产配置给民营企业;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谋划项目、跑办手续,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在全球产业尚在金融风暴中颤栗时,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带领由矿主们组成的考察团,两年间三次南下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开阔眼界,寻找转型项目。谷连春,由铁矿采选业起家,如今是迁西县金信矿业有限公司、唐山福春林木业有限公司、金信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董事长。他用“震撼”形容他的福建之行:“当时也知道赚快钱的时代就要结束了,不能老在矿上打转转,但具体做什么,心里真没底。县领导带领我们去福建考察学习,以前总觉得‘开矿的,牛!’进了一家叫福人木业的企业,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企业,回来后,就坚定信心,上项目。”2008年,唐山福春林木业有限公司成功试生产,金信矿业成为迁西较早迈出转型步伐的铁矿采选企业。
非资源化,新兴产业迅速发育
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区域的衰落往往根源于产业衰退,而区域的崛起则肇始于产业蝶变。一个企业也是如此。
日前,我们来到了位于迁西工业聚集区的唐山福春林木业有限公司。与简单粗放的矿业企业相比,这显然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化企业。近百米的生产线,只有寥寥可数的三四个人,生产线一端的入料口是收购自农家的果树修剪枝,另一端压制出来的是一张张规整的刨花板。这个年产12万立方米刨花板的“林区剩余物深度加工项目”,是占据全县铁精粉产量十分之一的金信矿业的第一个转型项目。据车间的工作人员介绍,迁西及周边地区每年可产15万吨的果树修剪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家多转向使用沼气、燃气,这些修剪枝白白腐烂掉,福春林木业的原料主要以轮伐的速生杨、板栗、果树的剪枝为主,每年可为周边农民创收7500万元。福春林木业“林区剩余物深度加工项目”一期投入2.8亿元,产值达到1.5亿元。
金信矿业转型的第一个项目打的是“农民增收、循环经济”牌,转型的第二个项目——金信太阳能玻璃打的则是“新能源”牌。二者的共同点是,均为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项目。
“我们还没有正式投产,就已经接到了两个大订单,95%的终端用户在国外”,在金信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正在安装设备的生产车间里,总经理田浩的脸上笑意融融。“这是在金融危机最低谷的时期,也是玻璃行业最低谷的时期,谷连春董事长拍板决定上马的项目,现在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有魄力和眼光的决策”。金信太阳能玻璃项目总投资6亿元,到2012年三期工程全部投产,主要生产太阳能玻璃、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4亿元。小小的一块太阳能玻璃,竟能产生如此大的效益,这让一直和铁矿采选业打交道的金信人深感自豪,也让他们看到了新兴产业给企业带来的光明前景。
在迁西,我们观察到,一家家依靠矿业起家的民企破茧“蝶变”,焕然一新。目前,全县已有62个铁矿采选企业成功实现了转型。
向一产进军。胡子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华从事铁选行业积累了一定财富后,成立了河北第一家板栗专业合作社——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机板栗生产,带动社内栗农年多增收100万元。罗家屯镇海峰铁选厂成立了河北奔腾花卉有限公司,从事百合、剑兰、非洲菊等鲜切花生产和种球繁育,花卉栽植面积发展到700亩,目前,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年产鲜切花3000万枝,成为河北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向以旅游业为主的三产进军。鑫峪矿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入股景忠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海发铁选厂投资1.3亿元开发建设青山关景区,海峰铁选厂投资1.2亿元开发建设凤凰山景区,金顶山矿业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开发建设金顶山景区,民营资本的进入为迁西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房地产业、商贸流通和医疗卫生餐饮服务也成为铁矿采选企业转型的不错选择。
迁西县的目标很明确:依托板栗产业、花卉产业、特色养殖业、沟域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园区、旅游业、城镇建设、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走转型发展之路,在几年内,使全县80%的铁矿采选企业顺利转型,使新兴产业迅速发育,带动全县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兼并升级,传统产业强身健体
作为迁西钢铁企业的重要成员,河北友利钢铁公司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粗钢。不过,现在,由其投资16亿元建设的迁西奥帝爱机械铸造有限公司,使其一跃成为高档轿车、风电、高速列车等装备制造业零部件的供应商。
迁西奥帝爱机械铸造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简称ADI),填补了国内高纯生铁、等温淬火炉两项空白。据公司副总经理付庆禄介绍,目前,等温淬火生产线已经完工,正在进行调试,磨球生产线和中频炉正在安装,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80亿元。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是,以该公司为依托,中国铸造协会、中国ADI技术委员会决定在迁西建设中国最大的ADI生产基地。
友利钢铁的表现,正是传统产业谋求新生的结果。
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加快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成为迁西钢铁业破解低端锁定的金钥匙。津西钢铁先后投资50亿元,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建设大、中、小H型钢项目,主要产品系列H型钢出口量占全国一半,迁西因之成为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系列型钢生产基地。目前,该企业积极谋划钢板项目,投资40亿元从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引进了这一高科项目,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此同步,这县通过大开发、大引资战略,总投资200多亿元的特钢、大电厂、铸造、干熄焦等一大批重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即将落户迁西,将为这县生成新的产业结构助力……这些积极谋求产业升级的共同行为,不容争辩地宣告了迁西钢铁冶炼加工企业正在迎来新生。
在钢铁冶炼加工企业的产业升级的同时,铁矿采选企业则在“科学办矿”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兼并整合之路。通过采矿权的控制,“精炼”矿业经济,使矿山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井然有序推进。县发改局局长白羽报出了一组数字:4000、200、10、5,并解释道:“全县的铁矿采选企业已由最多时的4000多个,削减到目前的200多个,近期我们的目标是兼并整合至10家,最后可能只有5家。”在兼并重组的热潮中,一批优质项目接连落地。远大万通球墨铸管、唐山大方铸造、林汇精密铸造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都是由铁矿采选企业或其他企业转型而来。越来越多的铁矿采选企业走上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推进传统支柱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发挥优势培育建设“六大基地”,无异于为迁西的支柱产业进行了一次刮骨疗毒式的大手术。迁西人用这种大胆的方式为自己勾画出了一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线图。如今,制约迁西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益缓解,向好的元素在不断积累,新生的元素在不断增长,“蝶变”的迁西将展翅高飞。
来源:网络
编辑:殷佳佳